今天是:

政策研究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政策研究 >> 正文

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教育事业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研讨会”会议综述

发布日期:2023-07-04    作者: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来源: 发展规划与医院管理处    编辑:陈辉




2022年10月和11月,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先后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研讨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路径。来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15所国内外大学的知名学者汇聚一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发展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发展战略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交流与研讨。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李立国教授主持。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发展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出了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机制路径、方式方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包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既定事实与价值取向。这些特征既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又体现了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对西方现代化经验与教训的汲取,这对国际现代化理论来说是重大的贡献。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应强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最主要的特点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实现了现代化的方法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而是始终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实现目的、性质、模式、道路选择上都独树一帜,始终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国家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张晓京研究员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立足中国国情,其实践路径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符合人类现代化发展规律的一条崭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持续百余年的探索和奋斗中,要深刻认识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对于教育研究的指导性和引领性。

中国式现代化既体现了中国特色,也具有普遍意义,对各国各地区的现代化具有借鉴价值。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教授从历史传统的角度出发,提出超越二元对立、西方模式主导的分析模式,超越“落后—先进”“退化—进化”的二分视角,身居现代而关注传统,从地方知识中阐释普世意义,回归本土文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将现代化与文明相联,使不同文明达致不完全相同的现代化,做到文明的繁荣与共同进步。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娟教授认为,中西方现代化的发展存在共同特征,如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城镇化、文化世俗化、组织理性化等,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特色在于,既体现中国传统和社会主义的公平本质,又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效率。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主任陆根书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难题,超越了西方主导的现代化范式,超越发展中国家在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上向发达国家看齐的模式。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廷柱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蕴含着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有没有把国家自己的事情办好;第二,“中国式现代化”对其他的国家有没有贡献。要正确把握好中国的后发外生型赶超式现代化之说,处理好教育现代化与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关系。



二、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发展战略的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教育领域思考如何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战略是重大的全局性谋划,具有对外性、未来性的特点。一个完整成熟的战略一般应由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战略调整和战略支撑等一系列行为构成。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要特别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教育发展战略应是对一国或者一个区域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思考与谋划,是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深刻理解教育的新定位、新价值,正确阐释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关系,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实现科技进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教授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一部署,体现了党在治国理政中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要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强调教育先行,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作用。石中英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战略要求,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把人口红利转变为人力资源红利;教育要进一步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等。

中国式现代化催生了教育现代化的新战略、新特征。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教授认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时代特征,要以当代中国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本土性特征、教育优先发展的时代性特征、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特征、现代教育的公平性特征以及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的一致性特征等。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院院长项贤明教授认为,我们应具有历史性的长远战略眼光,应当正视教育改革中蕴含的国际竞争力,为构建多样性的教育生态系统做好多手准备。要对应试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将高考改革重心从考试改革向高校录取方式转移;学校发展策略从重点建设向特色发展转移;设立专门研究机构和实验基地;推进教育的社会融资,引导民间资本,构建灵活的管理体制。深圳大学湾区教育研究院院长赵明仁教授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案例,深刻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人才制度的发展特征,政府部门的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构建了系统的人才管理制度,体系化的人才制度建设保障了地区的人才吸引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意味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与世界影响力的人才高地,探索出自主培养人才、重视创新创业、接轨国际发展的中国特色的教育人才制度体系。



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需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理论指导,在中国式现代化总方略的领导下,根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传统、现实状况及其面向未来的挑战,形成更高远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更系统的观点。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献君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与决策应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牢牢把握作为中国共产党根本政治立场的人民立场,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服务。在决策目标上要以立德为育人根本,切实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重视学生现代民主政治能力培养,培育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终身教授黄福涛总结了近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关系的四种模式:A型即社会近现代化带来高等教育近现代化,B型即近代大学的创立带来社会近现代化,C型即大学近代化服务并促进社会近现代化,D型即大学的近代化晚于社会近现代化。他强调社会近现代化与高等教育关系的复杂性,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需要高等教育学者站在学科独特的立场,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成果,基于多学科,特别是科学的研究方法,考察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过程中高等教育的角色与作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振天教授从三个层面对现代性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展开探讨:第一,现代性的异化。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首先针对的是全球化语境,全球化是话语体系的动力,而全球化的形成离不开现代性的内在因素。西方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强制输入和中国的主动接受是中国高等教育失语的根源。第二,现代性的调适。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建构路径需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共生、从工具理性回归价值理性。第三,现代性的张力。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未来需要处理好现代性和西方化的关系、现代性和政治化的关系以及现代性和传统性的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双一流”大学在创新上被赋予重大责任。瞿振元教授指出,大学要承担起应有之义,激发创新活力。首先,找准问题,勇于改革。发挥好评价体系的引导作用,通过学术文化建设激发元动力,加强有组织科研,支持自主自由科研。其次,妥善处理好高等学校与产业、科研的耦合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复兴教授指出,我国人才在规模和结构上存在明显短板。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树立“人才为本”的教育质量观与科学的人才观,全面布局建设德智体美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跨学科、跨文化、实践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要培养一支富有人民教育家与红色教育家精神的专业化、创新型、数字化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陆根书教授提出,要树立人才自主培养理念,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理念,完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强优势、补短板,推进人才自主培养目标体系、条件保障体系、师资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等改革。加强人才自主培养平台建设,推进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基础学科、前沿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形成有利于学科交叉、团队协同、项目合作的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强化人才自主培养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有利于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胡娟教授提出,通过优化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招生结构来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具体而言,要扩大“双一流”高校的数量及招生规模,加大对地方建设“双一流”高校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要扩大普通本科院校规模,鼓励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升级为普通本科或职业本科,不必对普职比例做过高的硬性规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同层次、类型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面向社会办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海涛教授提出,统筹毕业生需求和大学生预期、统筹发展空间和发展时间、统筹教学节奏和教学高度以及统筹分类结构和融通格局。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空间,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节奏,缩短学与用的距离,提高普通高等教育高阶学习的高度。分类定位,协同发展,以结构性融通打造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完善高等教育三种类型的结构和协调发展机制。

面向未来,高等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伟大历史征程中。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周川教授提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两个特点:一是系统性,现代化涵盖了高等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及其所有方面的各环节;二是持续性,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持续变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未来会向五个方向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相统一的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鉴别和扬弃中国高等教育的传统,既要继承发扬也要批判创新、鉴往知来;中国式现代化要求高等教育扎根中国大地,继续走好自己的路,保持好中国特色,为世界高等教育提供中国经验,同时兼收并蓄世界高等教育先进经验和成果,以此贡献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充分保证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继续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张应强教授认为,需要充分发挥党对高等教育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制度优势,国家举办高等教育、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制度优势,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掌握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主动权,克服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示范效应”,避免落入高等教育“依附发展陷阱”,始终注意将“后发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北京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蒋凯教授提出,在复杂严峻的国际背景与双循环发展格局之下,高等教育开放需要从四个方面做出战略选择:坚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迎接大变局的挑战;扩大国际交流合作范围,构建广阔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共同力。在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中,我国需要增加对社会文化动因的关注,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分享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为全球共同利益做出更大贡献。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杜岩岩教授提出,高等教育要从对标接轨西方标准的国际化,转向自身主体性和本土经验以及向国际推广中国方案;中国高等教育将从主动融入国际体系,转向将自身发展经验嵌入其中,发挥中国方案引领世界发展的功能性。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及时并精确地更新区域国别教育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才能稳步走近和走进世界教育舞台中央,区域国别教育研究范式的重构与知识革命对中国参与世界高等教育治理的深度和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意义。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陆一研究员认为,中国教育事业在政府的有力引导下,不同于西方主流的新自由主义观念下比较放任的社会自由状态,而是承担社会分层和分流压力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机制。教育研究要以学术的方式回应时代命运,从高等教育研究的站位与视野、理论范式与方法以及学术共同体三个方面,在帮助政策制定和批判反思现实之间找寻合适的位置。同时强调教育学科应有独特的学术自信,好的教育问题能够汇聚和统领跨学科交流,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由孙秋词、宫颢韵、孙画博朗、吴秋翔整理

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