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 > 重大项目 > 实事项目及进展情况

2025年苏州市民生实事项目一季度进展情况简报

时间: 2025-04-30 13:50 来源: 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访问量:

近期,市发改委对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一季度建设情况进行了调度。从调度情况看,各实施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自觉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及其专工委的工作监督,对照年度目标,扎实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全市9类32项民生实事进展总体顺利,按计划序时正常推进。具体情况如下:

一、推进教育文化惠民

1.普通高中扩容提质行动。5所学校推进内部装修、2所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完成江苏省高品质(特色)高中立项学校建设规划任务的38%,立项16所市级高品质特色高中。

2.家庭教育进万家。依托全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分中心,为636人次提供线上线下咨询服务。开展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29场,服务3677人次。举办“育见家长”家庭教育系列主题首场活动,线上观看人次近50万人。启动“家悦成长”社区家庭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申报工作。

3.“美遇苏州”文化惠民工程。策划推出“苏州美育大学堂”春季班,其中“品苏·夜课堂”课程29门、“江南艺周末”课程12门。开展艺术街头展演71场,服务人群超2万人次。开展评弹书目公益演出73场,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

二、完善医疗健康服务

4.心理援助热线中心建设。苏州市心理援助热线中心建成投用,面向全市提供24小时心理咨询援助,已为3729人次提供服务。

5.“强体润心”学生健康成长工程。搭建学生健康成长管理平台,全市140万中小学生2023年体检、体测数据已入库。初步搭建完成学生体质模型30个、运动处方100个。500余所学校实现每所学校结对一所医院、匹配至少一名心理专业医师。

6.“老幼妇”健康关爱行动。为6.7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为10728名新生儿开展免费遗传代谢病筛查,为15086名学生提供免费口腔健康检查,为5618名学生提供免费窝沟封闭服务,为初中生提供2.7万剂次麻腮风疫苗免费接种。为560名妇女提供宫颈癌免费筛查、554名提供乳腺癌筛查。

7.“生命安全救护网”升级行动。建成苏州市立医院(太湖总院)急救分站。为1万人次提供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为5000人次提供初级救护员等持证培训,培训2500名AED使用和心肺复苏技能志愿者。

8.优质医疗扩容工程。上海瑞金医院太仓分院已竣工,昆山市青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启用,其余7个重大卫生项目和3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区域互联网医院平台初期建设,基层慢性病筛防中心、社区护理中心、社区康复中心等项目已明确建设单位,开设家庭病床1940张。

三、关心关爱一老一小

9.“幸福颐养”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选定智慧养老院建设试点机构。明确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建设改造点位和建设标准要求。拟定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安装“一键呼”设备实施方案和细化任务。

10.托育服务优化提升工程。完成141家公办、民办幼儿园托班设施设备改造,可提供普惠托位数4220个。开展社区科学育儿讲座21场,服务家长1050人次。

11.青少年公益暑托服务。拟定暑托服务课程征集文件,优化服务体系,完善办班指引手册。

12.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改造提升。完成工作任务分解等前期工作。

四、精准帮扶困难群体

13.慈善救助服务网络建设。全市“1+10+100”慈善救助服务体系基本建立,1个市级“慈善救助服务中心”、10个县级市(区)“慈善救助服务分中心”和100个镇(街道)“慈善救助服务驿站”正式运行,为临时遇困人员开展就近安置帮服工作,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服务保障。

14.困境青少年儿童圆梦工程。困境儿童暖心关爱服务和困境青少年非义务教育支持计划已下达项目资金。困境青少年居住房间免费改造行动已启动改造对象摸排工作。

15.残疾人特别帮扶计划。推进10家“残疾人之家”改造提升。明确19个残疾人辅具租赁服务改造提升点位。为2231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规范社区康复服务。

16.“点亮微笑”孤独症儿童关爱行动。面向9.8万名儿童开展孤独症筛查。

17.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纾困工程。完成2024年度商业保险理赔工作,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的综合保障率提升至88%,拟定2025年度面向困难人群开展苏惠保投保的工作方案。

五、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18.公园城市百千万工程。依托苏州园林,开展赏花游园、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园艺市集等200余场次园林活动。依托苏州城市公园,开展市集、运动会等300余场公园活动。完成约9.5万平方米门前绿地提升方案。

19.农村河道治理。治理农村骨干河道8.6公里,建成农村生态河道12.2公里。

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20.城中村改造。新增动迁1363户,筹集安置房1911套。

21.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个,进场施工23个,推进方案审查和申领施工许可证24个。

22.老旧住宅电梯更新。开工更新电梯3147台,其中,已竣工投用255台。老旧电梯安全评估项目正在推进评估对象选定工作。

23.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完成49个特色康居乡村建设待验收,8个在建特色康居区有序推进建设。

七、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24.公交服务优化提升。新辟、优化公交线路52条。持续推进网约车规范化管理,全市网约车车辆合规率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25.公共停车泊位建设。新增重点区域公共停车泊位2570个,新增共享停车泊位1003个。

八、优化为民服务举措

26.高质量就业促进工程。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重点群体实现就业2万人,残疾人实现就业329人,退役军人实现就业46人。摸排“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点位104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9万人次。全市130家青年人才驿站为1980人次青年提供免费住宿3280晚。

27.体育健身“扩圈”计划。完成377套更新、新增健身路径的需求统计,完成运河体育公园提升改造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

28.菜场改造提升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完成菜场改造提升2家,完成主体工程建设1家,开工建设6家。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单位申报。

九、筑牢公共安全防线

29.“苏安充”工程。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14844个。在全市401个动迁安置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中,配备消防长钩、锂电池专用灭火器、智能AI摄像头等消防安全“新三件套”3695套,在商业住宅小区、商场市场等地配备3129套。在全市58个动迁安置小区地下汽车库配备推车式锂电池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设施116件,在商业住宅小区、商场市场等地配备977件。

30.“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建设。初步建成规范化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3个、其余7个正在有序推进建设,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平台受理案件6.1万余件。

31.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工程。综合采取完善交安设施、调优交通组织、推动工程改造等措施,治理风险隐患路口17个。综合采取标志标线提升、试点多牌合一、强化智慧管控、补盲电子监控、提升隔离设施等措施,亮化提质道路交通设施9条。通过交安设施、交通组织、常态管理、校车安全、文明宣教等方面,综合治理30所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32.老旧管线改造升级。更新供水管网63.7公里、排水管网4.7公里。完成新建改造10kV电缆长度1.2公里、低压电缆长度4.2公里。升级改造1800户低压燃气庭院管、立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