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 > 重大项目 > 实事项目及进展情况

2025年苏州市民生实事项目半年度进展情况简报

时间: 2025-08-06 18:19 来源: 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访问量:

近期,市发改委对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半年度建设情况进行了调度。从调度情况看,各实施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自觉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及其专工委的工作监督,对照年度目标,扎实有序推进项目建设,32项民生实事总体进展顺利,心理援助热线中心、慈善救助服务网络2个项目已建成投用。具体情况如下:

一、推进教育文化惠民

1.普通高中扩容提质行动。5所高中处于竣工验收阶段。完成江苏省高品质(特色)高中立项学校建设规划任务的50%,立项16所市级高品质特色高中。

2.家庭教育进万家。开展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213场,服务38217人次。举办“育见家长”家庭教育系列主题活动3场,线上线下156.8万人次观看。为社区(村)家庭教育工作人员提供实务培训7场。完成10家“家悦成长”社区家庭教育实践基地遴选工作。

3.“美遇苏州”文化惠民工程。策划推出“苏州美育大学堂”春季班,其中,“品苏·夜课堂”课程83门、“江南艺周末”课程20门。开展艺术街头展演169场,服务群众超5万人次。面向中小学校实施公益演出及讲座导赏302场,开展非遗进校园超3600课时,服务在校师生超12万人次。开展评弹书目公益演出175场,服务群众超22万人次。

二、完善医疗健康服务

4.心理援助热线中心建设。苏州市心理援助热线中心建成投用,面向全市提供24小时心理咨询援助,已为7587人次提供服务。

5.“强体润心”学生健康成长工程。完成“强体润心”学生健康成长管理平台开发,全市140万中小学生2024年体测数据全部入库。初步搭建完成学生体质模型60个、运动处方200个。举办校园阳光联赛、推进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等体育活动。500余所学校实现每所学校结对一所医院、匹配至少一名心理专业医师。

6.“老幼妇”健康关爱行动。为68.6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为31630名新生儿开展免费遗传代谢病筛查,为93078名学生提供免费口腔健康检查,为30546名学生提供免费窝沟封闭服务,为初中生提供9.7万剂次麻腮风疫苗免费接种。为21.1万名妇女提供宫颈癌免费筛查、22.2万名妇女提供乳腺癌筛查。

7.“生命安全救护网”升级行动。建成苏州市立医院(太湖总院)急救分站。为5万人次提供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为1.8万人次提供初级救护员等持证培训。

8.优质医疗扩容工程。上海瑞金医院太仓分院已竣工,昆山市青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启用,其余7个重大卫生项目和3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有序推进。5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完成慢病用药目录统一。完成区域互联网医院建设,基层慢性病筛防中心、基层特色科室、社区护理中心、社区康复中心等项目已明确建设单位,开设家庭病床3022张。

三、关心关爱一老一小

9.“幸福颐养”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选定智慧养老院建设点位20家,其中,已开工改造10家。开工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建设改造43个,其中,已完工23个。

10.托育服务优化提升工程。完成284家公办、民办幼儿园托班设施设备改造,可提供普惠托位数8581个。建成省级社区普惠托育点18家,“托育地图”2.0版正式上线,实现“家门口”优质托育资源一键导航、一键筛选、一键联系,开展社区科学育儿讲座78场,服务家长3369人次。

11.青少年公益暑托服务。全市开设公益暑托服务点位1782个,服务青少年4.5万人,于7月1日起陆续开班。其中,集中式课程化服务点位457个、分布式活动类服务点位1224个、嵌入式行业性服务点位101个。

12.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改造提升。完成9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改造提升,其余22个正在推进建设。

四、精准帮扶困难群体

13.慈善救助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全市“1+10+100”慈善救助服务体系,1个市级“慈善救助服务中心”、10个县级市(区)“慈善救助服务分中心”和100个镇(街道)“慈善救助服务驿站”正式运行,为临时遇困人员开展就近安置帮服工作,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服务保障,累计救助611人次。

14.困境青少年儿童圆梦工程。完成670名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微心愿,困境青少年非义务教育支持计划已下达项目资金,建成困境青少年“梦想小屋”49间。

15.残疾人特别帮扶计划。建成并运营10家高质量综合性“残疾人之家”,完成7个残疾人辅具租赁服务点改造提升,为2231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规范社区康复服务。

16.“点亮微笑”孤独症儿童关爱行动。面向40.2万名儿童开展孤独症筛查。确定304户困难孤独症儿童家庭综合帮扶对象、正在陆续开展服务,12家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启动硬件改造与管理优化,建成运营11个大龄孤独症儿童社区日间照料点。

17.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纾困工程。完成2024年度商业保险理赔工作,实现商业保险理赔外个人医疗费用现金负担超过5万元以上部分的兜底保障,推进2025年度面向困难人群开展苏惠保投保工作。

五、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18.公园城市百千万工程。依托苏州园林,开展赏花游园、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园艺市集等500余场次园林活动。依托苏州城市公园,开展市集、运动会等635余场次公园活动。完成62.6万平方米门前绿地提升。

19.农村河道治理。治理农村骨干河道16.7公里,建成农村生态河道25.4公里。

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20.城中村改造。新增动迁3481户,筹集安置房2987套。

21.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3个,进场施工30个,推进方案审查和申领施工许可证7个。

22.老旧住宅电梯更新。开工更新电梯3147台,其中,已竣工投用2497台。完成老旧电梯安全评估83台。

23.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建成并验收特色康居乡村149个、待验收30个、开工建设76个,8个在建特色康居区有序推进建设。

七、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24.公交服务优化提升。新辟、优化公交线路118条。持续推进网约车规范化管理,网约车运输证增加1979张、驾驶员证发放11841张,推进巡游车与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统一,1482名驾驶员获得“巡游+网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

25.公共停车泊位建设。新增重点区域公共停车泊位3924个,新增共享停车泊位1432个。

八、优化为民服务举措

26.高质量就业促进工程。城镇新增就业21.2万人,重点群体实现就业4.6万人,残疾人实现就业970人,退役军人实现就业819人。新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点位44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1万人次。全市130家青年人才驿站为4892人次青年提供免费住宿6943晚。

27.体育健身“扩圈”计划。完成377套更新、新增健身路径采购,运河体育公园提升改造项目已进场施工。

28.菜场改造提升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完成菜场改造提升5家,完成建设待验收2家,开工建设3家。完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单位申报。

九、筑牢公共安全防线

29.“苏安充”工程。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4万个。在全市694个动迁安置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中,配备消防长钩、锂电池专用灭火器、智能AI摄像头等消防安全“新三件套”8178套,在商业住宅小区、商场市场等地配备7987套。在全市271个动迁安置小区地下汽车库配备推车式锂电池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设施1043件,在商业住宅小区、商场市场等地配备1968件。

30.“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建设。建成规范化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5个、其余5个正在有序推进建设,全市各级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共受理案件约15.4万件,办结率95.6%。

31.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工程。综合采取完善交安设施、调优交通组织、推动工程改造等措施,治理风险隐患路口35个。综合采取标志标线提升、试点多牌合一、强化智慧管控、补盲电子监控、提升隔离设施等措施,亮化提质道路交通设施17条。通过交安设施、交通组织、常态管理、校车安全、文明宣教等方面,综合治理67所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校园周边安装智能化高清摄像头200个。

32.老旧管线改造升级。更新供水管网128.2公里、排水管网19公里。完成新建改造10kV电缆长度11公里、低压电缆长度21公里。升级改造4000户低压燃气庭院管、立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