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张家港活力涌动。一年一度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张家港分会场如期而至,再次向全球英才发出诚挚邀约,共赴“盛夏之约”。这座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各行各业人才满怀理想而来,共觅发展天地。
“才”是主角,来了就是港城人。
近3年来,张家港招引5000个科技项目,累计引育张家港市级以上领军人才超1400名,去年国家级人才新增45人,连续3年实现倍增,其中企业海外引才入选数,列全国县域第一。依托“精英创业周”平台,张家港累计吸引高层次人才超3500名、落户优质项目超1600个。这一系列亮眼数据,正是张家港聚力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的有力见证。
当今的城市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竞争。对张家港来说,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构筑城市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关键所在。当下,张家港持续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礼遇之城、创新创业之城,让天下英才与这座城市“双向奔赴”。
全球人才来与张家港“轧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眼下,张家港正将海内外英才“请”到家里。从集成电路产业促进中心的科技前沿、光束汽车的现代制造,再到沙洲优黄文化园的醇香底蕴,新朋友们以citywalk感受这座滨江城市的多彩魅力与发展潜力。
新朋友带来了新动能。同步举行的张家港海外人才项目路演上,一批聚焦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前沿领域的优质项目登台亮相。其中,廖杰福团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破解传统制造业效率瓶颈的项目,与本地雄厚的工业基础高度契合,展现了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广阔前景。
张家港的目光也热切投向未来的生力军。
这个暑期,一份特别的“毕业季邀约”向全国高校青年学子发出:登录“港才通”小程序,非张家港籍的在校或应届大学生,就能申领价值千元的来港“第一站”考察礼包。这份诚意覆盖来港的“吃住游娱”:一碗地道的苏式面、一张热门景区的门票、一晚舒适的免费住宿,以及与企业大咖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学子们还可自由探索或参与研学,深度感知城市发展。
新朋初识,老友情深。张家港用心培育的老朋友,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最佳代言人。
作为国内IDM磁传感器领域的领军企业,多维科技在精英创业周主会场上获评“苏州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重大创新团队”,其在全球领先的8寸磁传感器晶圆生产线,以及超200款磁传感器芯片及模组,是企业人才引领创新实践的最佳证明。
2021年,带着对Ⅲ-V族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在海外打拼多年的黄勇进驻张家港经开区(杨舍镇)纳米产业园创业。他带领团队成功实现了特定产品的国内首次量产,将良率提升至95%以上并大幅降低成本,其企业也刚刚入选“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名单。
新朋旧友会聚一堂,共绘张家港人才强市新图景。截至目前,港城人才总量突破49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4.6万人、高技能人才达13.2万人。
本届精英创业周上,张家港还发布“人才引领、基金赋能”双招双引全球合作伙伴计划,整合产业基金、引才机构与创新平台资源,聚焦高层次人才招引。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港城澎湃不竭的高质量发展胜势,一座欣欣向荣的人才之城正在长江之畔崛起。
从“欢迎你来”到“助你成长”
人才为何钟情张家港?“被尊重、被认可、被成全”的“陪伴式”成长体验,是创新创业者们共同的答案。
“短短一天时间,政府部门带我看了三处厂房,安排了两家上下游企业洽谈合作,还对接了一家投资机构。我没想到的需求,他们都想到了。”时至今日,清研新材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晓昊对初到张家港的经历依旧记忆犹新。这种被尊重的感觉,让他当即决定“来张家港创业”。如今企业已步入发展快车道。
这份吸引力,在创业者扎根后更升华为深度的“陪伴”。在苏州锴威特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国华眼中,张家港就是这样一个“陪伴式城市”。“锴威特从一个仅有4人研发团队的‘小作坊’,成长为高品质功率半导体供应商,每一步都离不开张家港的支撑。”丁国华说,“从人才技术到金融政策、上市辅导,张家港的‘陪伴式’服务贯穿始终。”
这种陪伴,更是搭建平台赋能长远发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骥翀氢能董事长付宇创办骥翀氢能之初,被关键材料技术研发“卡脖子”。张家港主动牵头,集结人才、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和资本,组成“氢能产业人才攻关联合体”,合力攻克30多项技术难点。“我们自主研发的车用燃料电池模块功率达305千瓦,打破行业纪录。张家港给企业搭建了突破的平台。”付宇说。
“人才创业缺什么就给什么,企业发展哪里有困难就在哪里发力。”这朴素的理念,正是张家港新时代人才观、创新观和发展观的体现。
今年,张家港以史上最大力度的人才政策,为当地人才、企业创新创业再添一把火。年初,该市出台“1+1+N”系列人才政策,聚焦人才创新创业最关心的“面子、厂子、票子、房子、孩子”,系统构建起“顶尖人才+双创团队+领军人才”的完整体系。
5月,张家港再次加码,一次性推出三大专项引才计划: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强基计划”,为创业者提供住房补贴和20平方米“零租”孵化空间;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强链计划”,允许优质项目在特色产业集聚区直接立项,并“免评即享”30万元启动资金;聚焦特色半导体的“强芯计划”,针对企业人才短缺痛点,不仅开设产教融合“人才定制班”,更贴心地为学员减免一半学费。每一项政策都力求精准滴灌,服务直达痛点。
宜居生态托举人才幸福家
城市择才,人才亦择城。在张家港,无数追梦人于此找到施展才华、安心安家的沃土。让每一位踏入港城的才俊感受家的温暖,这座城的底气何在?
综合实力上,张家港经济总量与人均GDP亮眼,冶金新材料、智能装备、化工新材料、高端纺织等四条特色优势产业链与新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先进特色半导体等四条新兴产业链协同并进;区位交通上,世界级跨江大桥与高铁网络纵横延伸,快速路网加速编织促进区域融合;城市面貌上,智慧停车、网上就医便捷高效,口袋公园、滨水空间构成“推窗见绿”的宜居图景,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去年,苏州科笛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强伟在张家港安家。这位无锡人习惯了晨起跑步后步行五分钟上班的节奏。“城市干净整洁,政府安排的人才公寓让我早把这里当成了家。”如今,强伟已带领团队实现了人工心脏瓣膜关键材料的国产化突破。
“小家已进入装修阶段!”领军人才曲仁渝与研究生学历的妻子武静,夫妻双方叠加享受40万元的人才房票补贴,直接抵扣房款。去年底,该市首次推出房票政策,给予人才5万至300万元补贴,迄今发放总额超4000万元。政策让年轻人才安家梦想加速落地。
除了以真金白银助力人才在港城置业安家,张家港还发布“苏易居·寓港城”人才公寓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6年新增10000套高品质人才公寓。同时布局建设黄泗浦人才公园、人才口袋公园、东渡人才港高品质生活社区等人才体验空间,营造具有较强影响力、创新显示度和地域特色的人才生态。
留人更要留心。张家港努力为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保健、保险保障、公积金礼遇、生日关怀、子女入学等生活保障。
在这片大有可为、前景可期的热土上,张家港以安心之策与安家之所,静待每一份才华落地生根,于广阔天地间舒展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