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宫足球俱乐部

彩调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彩调简介

彩调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内容贴近群众生活、朗朗上口等特点,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彩调诞生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从广西民间歌舞和说唱演变而成的“对子调”。彩调俗称“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属于小节目、小队伍和小舞台的小戏曲。彩调以桂柳方言为母语,是包容性极强的声腔小调,融戏曲、民间山歌与舞蹈为一体。其表演主题多以劳动、爱情、家庭生活为主,深深扎根民众之中,为民众带来了内容谐趣、形式活泼的表演,号称彩调“三件宝”的彩扇、彩带和手绢在表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彩调腔三百首,常用唱腔一百首在民间广为流传,代表作有《刘三姐》、《三朵小红花》、《五子图》、《龙女与汉鹏》和《王三打鸟》。其中,彩调剧《刘三姐》在20世纪60年代初红遍大江南北;《三朵小红花》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其演员曾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新编彩调传统戏《五子图》至今已上演数千场,经久不衰。彩调代表性艺人在建国前有谢济舟、张桂妹、秦胜科、文大荐等,建国后有江波、扬爱民、戴海平、傅锦华、罗亮、唐继等,他们为彩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彩调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与成熟的表演技艺,极大满足了人民寻求快乐和精神慰藉的需求。

为更好发挥网络在传播彩调中的重要作用,“彩调之春”传播网站对现存珍贵彩调资料进行汇总并分类保存。在记录传统彩调的基础上,融现代于传统、赋传承以新意,以彩调的传承创新为契机,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彩调之春”传播网站力求将自身打造成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大型彩调文化传播平台,在为彩调爱好者以及社会各界提供彩调资源的同时,让更多人走近彩调,领略彩调风采。




版权所有:桂林医学院彩调艺术网      桂ICP备:06010128-1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0601-111